ESG永續
經營者的話
2022年受俄烏戰爭及連帶影響能源、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浮動,通貨膨脹與隨之而來的升息等各項貨幣政策影響,對企業而言無一不是風險與挑戰,回首創立至今50年,勤美歷經石油危機、金融風暴、COVID-19,儘管不易但在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仍屢次從中掌握契機、拓展事業版圖。然而面對自然資本與人力資本稀缺的未來,企業必須加速提升對永續議題的觀念,一方面擘劃企業與其他有形財貨上的藍圖,一方面連結社會與環境發展,創造影響力,方能在浪潮中穩健前行,而勤美已為此醞釀多年。
⬗ 永續思維 啟動未來
過去我們已為集團三大事業定錨並展開分工,金屬成型事業以循環經濟的實踐者為使命,大幅運用回收鋼料、不生產一次性產品;建設住宅事業立志成為友善居住環境的提供者,視百年建築為目標;生活創新事業則以永續生活的推動者出發,致力打造低碳生活圈與永續聚落。
今年仍貫徹以G、S、E為序的永續推動策略,再次聚焦三大事業使命,在既有推行基礎上,規劃19堂緊貼執行實務的「勤美五十講堂」課程,深化永續性思維、提升達成集團願景的能力,也藉慶祝五十週年之際,以線上與實體論壇向利害關係人報告過去努力的方向與成果,宣示未來的目標及承諾。
⬗ 超前部署 響應倡議
勤美自技術升級、設備優化、數位轉型、系統化管理、人才培力、上下游協作六大面向著手,全方位建置轉型能力並取得優異成果,方向與「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」不謀而合。
面對接踵而來的碳議題則依循永續發展計畫,由重要營運據點為始擴展至全集團,逐步完成溫室氣體與產品碳足跡盤查,並持續佈設再生能源與儲能裝置;嚴峻少子化現象可能引發的人才育留,勤美大幅提升既有婚育津貼,包含10萬元結婚津貼及每胎最高36萬元托育津貼之外,也與大專院校自十數年的合作中培育產業新星,如今105位翹楚留任集團成為發展主力,2022年亦獲CHR企業健康公民銅獎、TCSA人才發展領袖獎等各項肯定,種種嘗試與提前部署為勤美爭取更多時間及資源,掌握先機。
⬗ 綠色成型 掌控風險
勤美集團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涵蓋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所需,我們根據TCFD的指導方針,評估集團受到的氣候相關風險,包括實體風險與轉型風險並確定碳排放、產品碳足跡、溫室氣體減排目標、氣候相關風險管理等關鍵指標後,逐步展開相關執行工作。同時致力研發低碳生產技術以減少碳排放、採用可再生能源和綠色材料、優化產品設計等方式實現轉型,妥善掌握氣候變遷帶來的機會,在領域中持續創新求變。
在歷年努力下,金屬成型事業除了產品生命週期可達10至20年,原物料採用回收鋼料的平均比率自2015年71% 成長至2022年94%,單廠最高可達99%;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則較基準年2015年下降13.02%,獲國際級客戶高度認可,大陸廠區亦皆獲選綠色鑄造示範企業。
建設住宅事業以綠建築及智慧建築為設計底蘊,經十餘年的持續導入,已將建築資訊模型(BIM)純熟運用於設計、施工以及建物使用階段,並透過建物健檢服務為客戶打造安心居住環境。2022年起則依案導入建築產業碳足跡評估,以取得設計許可階段「LCBA建築碳足跡認證書」為目標。
生活創新事業以台中草悟道為葉脈向街道巷弄延伸,發展「草悟道生活圈」街區經營計畫,以數位科技串聯200家區域店家與社教機構,規劃城市深度旅行路線,並由街區經營系統搭配晴天點數商城與AI行銷,協助店家提升品牌能見度,每年可減少3萬張塑膠卡片及25萬張實體禮券印製,更達成共享街區數據,共榮永續生活圈。
勤美創立之初是與同仁共同拼搏求得溫飽,現在則是要讓地球跟社會一起活下去,一路走來永續的概念從未脫節。面對未來變幻莫測的外在環境,我們以竹為借鑒與自勉,竹子做為東方文化的重要象徵,不僅有高風亮節之意,更是具備高度韌性的植物,根部團抱與匯聚成林的特性更增添抵禦風雨能力,也因此我們取其特性並以「韌」字展望2023年,期許勤美能夠持續運用集團優勢,發揮最大韌性共同迎接未來的挑戰。
勤美集團董事長
林廷芳
了解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