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勤美學 【樹屋】藝術裝置
2018位於台灣苗栗,勤美學CMP Village是一個在地聚落生活計畫,結合在地傳統工藝、飲食、自然、生態等各方夥伴,重現土地的美好,拉近人與人的關係。歡迎一起體驗山那村自然好景、職人課程、風土飲食的兩天一夜旅程。
【樹屋】藝術裝置
勤美學X你我他 X無限可能
[自造夢 ] 奇幻的沉浸式體驗
樹梢上的奇幻大果實
隱身在榕樹微型森林的三座奇幻樹屋,由實踐大學建築系系主任蕭有志老師團隊所設計,以種子飽滿圓滾的形象作為設計概念,頂部微尖的特殊造型,代表者種子發芽的開始,也是植物匯聚能量的中心。外牆選用國產的柳杉,表面更經過傳統自然技法的碳化處理,增加其耐久性,三座樹屋也因碳化層度不同,色澤上的層次也更豐富。過去苗栗造橋曾是木炭的故鄉,藉此呼應在地文化歷史的脈絡。三顆樹屋有著不同的主題內容,分別為「聲之屋」、「天空書房」、「獵人碉堡」。
-----------------
■ 關於 藝術家 蕭有志
畢業於底特律近郊的克蘭布魯克藝術學院(Cranbrook Academy of Art)建築學研究所,曾任職於台灣原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及紐約Louise Braverman建築師事務所。2005年至今先後創立從事設計研究的Design Laboratory及從事建築與室內設計的大合整體設計有限公司。現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。近來以「Mega-Weave/大量交織」資源整合式思維與工作方法,在方案、教學、創作及非營利等面向積極實踐,除了參與多項藝術與設計展覽活動,也主動企畫各種城鄉微型空間改造及非營利空間改造工作營,並創作各種建築與空間裝置遊走於城鄉空間,企圖讓建築、空間與事件活動游擊介入公眾生活環境。 -
勤美學 【星艦遺跡—靜默】藝術裝置
2017位於台灣苗栗,勤美學CMP Village是一個在地聚落生活計畫,結合在地傳統工藝、飲食、自然、生態等各方夥伴,重現土地的美好,拉近人與人的關係。歡迎一起體驗山那村自然好景、職人課程、風土飲食的兩天一夜旅程。
【星艦遺跡—靜默】
星艦中的秘密寶藏
打造「星艦遺跡– 靜默」的陳建智老師,對於作品有很多的想像,以前在台灣房屋屋頂都會有水塔,他想像那是與外太空連結的一個機器,因為水塔是屋子頂端最靠近天空的地方,配合旁邊的天線就像是連結外太空的訊號器。老師利用再生藝術的思維,將廢棄物作出轉化,從這裡可以發現許多寶物,遺跡現場的大星艦前身是中央銀行空調冷卻水塔,在大星艦旁的半圓形小水塔,就是模擬考古挖到一半還未出土的小星艦。而現場的小水池內有許多不同的寶物,他從各個藝術家的工作室,回收了瓦片、石頭、陶器藏在裡面。陳老師的作品都有一種童趣,從頭到尾每個細節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,這或是再生藝術另一個讓人著迷的地方吧,期待山粉圓(會員)來到星艦探險,在大榕樹下尋找星艦中的秘密寶藏。。
-----------------
■ 關於 藝術家 陳建智
建築背景出身的陳建智,關注空間尺度、人與環境的關係,作品多具身體與空間的互動性。生活息息相關的物件是其經常取用的創作素材,作品充滿非特定單一的豐富訊息。家宅系列的建築裝置,意不在可長久保存的恆常性,反而著墨空間、材料、構法上的直覺性和操作簡便性。不斷探索建築常規、空間慣性以外的解放可能。 -
2016 綠圈圈 翻轉行動Ready Go!
2016你是否總想要做些改變,卻困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,不知該如何跳脫原有的舒適圈。與其坐著想該如何改變,不如現在就開始行動吧!挪去令人煩雜的人事物,拋開生活的窠臼,對過去的沉悶生活說掰掰!
2016綠圈圈策展主軸由裝置藝術走向街區行動,三地主題各以「綠圈圈街區大運動會」、「Summer Daydream夏日白日夢」及「Play Everyday!玩樂過生活」為發展概念,一起翻轉生活,翻轉態度,翻轉習慣,準備好了嗎?
Let’s 翻轉行動 Ready Go!
地點:勤美術館、勤美 誠品綠園道、金典 綠園道商場、草悟道街區等
時間:2016/07/15-2016/09/04
【關於綠圈圈】
「綠圈圈」是由臺中草悟道周遭發酵出的特有生活方式,將樂活、創意、自然的理念,落實在街區的大街小巷、生活點滴之中。透過街區文創聚落的匯集與擴散,圈選出蘊含人文的風景,藉由探索隱身鄰里間的創意裝置,分享美好生活的漣漪。「綠圈圈」企圖轉動街區內微型的文創循環機制,深化專屬草悟道的文化生活面貌,在這兒,人人是藝術家、處處是美術館,每個參與者都為街區注入養分,而每個眼前的美好都為下一次創意發生撒下種子,並在每年的夏天開花結果、生生不息。 -
勤美學 【美是從地裡面長出來的】
2016勤美學 X 你我他 X 無限可能
「勤美學」是一個在地美學實驗計畫。傳達自然永續、職人精神、生活哲學的企業核心精神,以台灣老式的香格里拉樂園為基地,融入在地文化,透過旅遊與生活體驗,一步步打造在地生活美學的實驗平台。
透過何承育執行長的現身說法,帶領大家更理解勤美學的初心,以土地為本,將人帶入自然,追求更純粹的美學感受,創造人與土地、人與人之間美好關係的媒介。 -
勤美學 【情天幕】藝術裝置
2016位於台灣苗栗,勤美學CMP Village是一個在地聚落生活計畫,結合在地傳統工藝、飲食、自然、生態等各方夥伴,重現土地的美好,拉近人與人的關係。歡迎一起體驗山那村自然好景、職人課程、風土飲食的兩天一夜旅程。
【情天幕】藝術裝置
虛實相映的竹藝美學與大地呼吸起伏
依著地勢與樹木蜿蜒而出的木板步道,放眼望去大草原上,兩座竹穹裝置屹立其間。經由規則環繞以及自由聚焦的不同線條,編織出高聳壯觀的自然景色,揮灑出穹窿天幕景象。旅人可以自由地在情天幕或坐或臥,陽光透過竹縫間灑下光輝,微風輕拂帶來撲鼻的竹香,享受寧靜的片刻。
曾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王文志老師,以自然材質、超大尺度的創作展現。運用台灣常見竹子,讓綠色線條在半空中盡情飛揚、延伸,猶如書法的寫意流轉,呈現特別的柔軟形體變化。透過幾十位竹編師傅與勤美學夥伴的現場製作,在不同編織手法組合下,傳遞虛實相映的美學造型。旅人在此體驗自然,召喚出不一樣的生命情境與能量場域,與宇宙大地深度互動。
-----------------
■ 關於 藝術家 王文志
台灣嘉義出生,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碩士。作品展覽包括2001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,以及日本、法國、意大利、奧地利、捷克、美國、加拿大及澳洲等地;包括日本2009/ 2012/2015年「水土藝術祭」、2010/2013/2016年「瀨戶內國際藝術祭」、2007年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台灣館設計,以及2010年台北花博台灣庭園「天幕」等。 -
勤美學 【織築】藝術裝置
2016位於台灣苗栗,勤美學CMP Village是一個在地聚落生活計畫,結合在地傳統工藝、飲食、自然、生態等各方夥伴,重現土地的美好,拉近人與人的關係。歡迎一起體驗山那村自然好景、職人課程、風土飲食的兩天一夜旅程。
【織築】藝術裝置
在巨型編織中翻滾遊玩!
使用基本針法多變的勾針來進行操作,不同的針法影響了觸覺與視覺上的變化,經過一連串的實驗重新定義了不同織法在空間中的定義,試圖利用編織的特性來創造新的空間形式,使其能應用在任何環境中。平面的藝術編織網飄浮在空中,與立體的空間產生了關係。
藝術家希望能夠從平面/立體兩種角色之間創造更多的對話,細心設計每片網子的織法跟吊點皆不相同,影響其受重力拉扯的變形量。遊玩者自身的重量就是一雙看不見的手,把編織從平面撐為空間,使得作品會依遊玩者的移動而呼吸起伏,彷彿具有生命一般,不再只是僵固的空間。空間之間彼此互相牽引,藝術家進而打破邊界,編織出連接上下的管狀空間,讓遊玩者能夠自由穿梭,或自在停駐,與自然、空間和自我交流對話。
-----------------
■ 關於 藝術家 曾靖婷
畢業於銘傳大學建築系,熱愛手作,深信手作的溫度能拉近人的距離,目前持續研究利用編織發展空間的可能性。 -
2015 綠圈圈 當我們童在一起
2015一起找觀察、尋找更創作採樣,共同參與一段喚回極度天真的創意之旅!
讓我們充滿想像、永保好奇、保持最高純度的勇氣!
齊聲大喊:「Let’s bring out our inner child.」
畢卡索說 :「 我曾經像拉斐爾那樣作畫,但是我卻花費了終身的時間,去學習像孩子那樣畫畫。 」我們在忙著成長的過程中,不知不覺失去了珍貴的赤子之心。而今年「綠圈圈」以「當我們童在一起」為主題,邀請大家來場生命的逆行,破除年齡的路障,一起找回心中那個迷失已久的孩子,重拾無窮的想像力、好奇心與追求夢想的勇氣!
地點:勤美術館、勤美 誠品綠園道、金典 綠園道商場、草悟道街區等
時間: 2015/07/10-2015/09/06
【關於綠圈圈】
「綠圈圈」是由臺中草悟道周遭發酵出的特有生活方式,將樂活、創意、自然的理念,落實在街區的大街小巷、生活點滴之中。透過街區文創聚落的匯集與擴散,圈選出蘊含人文的風景,藉由探索隱身鄰里間的創意裝置,分享美好生活的漣漪。「綠圈圈」企圖轉動街區內微型的文創循環機制,深化專屬草悟道的文化生活面貌,在這兒,人人是藝術家、處處是美術館,每個參與者都為街區注入養分,而每個眼前的美好都為下一次創意發生撒下種子,並在每年的夏天開花結果、生生不息。 -
2014 綠圈圈 生活藝術祭
2014「綠圈圈 生活藝術祭」以「養分」為題,期許要做的不只是美學的「運動」,而是發起美學的「運動」。人文藝術的養成不是將展品從A點移動到B點的擺放,需要的是人們有吸收、解讀、再詮釋的後續,沒有旁觀者,人人皆是參與者,將風潮內化並醞釀成在地的文化。
本屆綠圈圈將草悟道街區分成三大場域,以其不同的人因屬性,發展三個軸線的文創能量培養場,讓街區內外的創意種子著陸,開花結果,藉由民眾的參與吸收,再次將文創的養分導入生活的態度。
◎公共領域:將草悟道與國際接軌,發展成建築、藝術、設計的國際發表舞台
◎街區領域:號召街區創意店家與居民共同參與,養成在地文化個性與共識
◎藝企領域:建立創作平台,銜接文創產業鏈,優化創作環境,吸引人才駐留
地點:勤美術館、勤美 誠品綠園道、金典 綠園道商場、草悟道街區等
時間:2014/07/03-2014/08/31
【關於綠圈圈】
「綠圈圈」是由臺中草悟道周遭發酵出的特有生活方式,將樂活、創意、自然的理念,落實在街區的大街小巷、生活點滴之中。透過街區文創聚落的匯集與擴散,圈選出蘊含人文的風景,藉由探索隱身鄰里間的創意裝置,分享美好生活的漣漪。「綠圈圈」企圖轉動街區內微型的文創循環機制,深化專屬草悟道的文化生活面貌,在這兒,人人是藝術家、處處是美術館,每個參與者都為街區注入養分,而每個眼前的美好都為下一次創意發生撒下種子,並在每年的夏天開花結果、生生不息。
Title
0000-00-00Description